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南北過渡地帶,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季等特點,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具有發(fā)展中藥材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那么湖北種什么藥材賺錢?
一、茯苓
茯苓,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fā)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fā)汗”,反復數(shù)次至現(xiàn)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茯苓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主治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癥。
分布于河北、河南、山黃柏東、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等地。主產于安徽、云南、湖北。
二、黃柏
黃柏(huángbò),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的干燥樹皮,習稱“川黃柏”。剝取樹皮后,除去粗皮,曬干。
本品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寬不一,厚1~6mm。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平坦或具縱溝紋,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細密的縱棱紋。體輕,質硬,斷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氣微,味極苦,嚼之有黏性。
主產于四川、貴州、湖北、云南等地。
三、半夏
半夏又名三不掉、裂刀草、地巴豆、麻芋果、地雷公、地文、水玉、示姑、羊眼半夏、和姑、蝎子草、地珠半夏、三步跳、泛石子、地鷓鴣、老和尚頭、野芋頭、天落星等。是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塊莖毒性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對口腔、喉頭、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強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則燒痛腫脹、不能發(fā)聲、流涎、嘔吐、全身麻木、呼吸遲緩而不整、痙攣、呼吸困難,最后麻痹而死。與掌葉半夏(別名虎掌,漢藥中的“天南星”)為同屬近親。
四、桔梗
桔梗,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20-120厘米,通常無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極少上部分枝。葉全部輪生,部分輪生至全部互生,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葉子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暗藍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觀賞花卉;其根可入藥,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膿等作用,中醫(yī)常用藥。在中國東北地區(qū)常被腌制為咸菜,在朝鮮半島被用來制作泡菜,當?shù)孛裰{《桔梗謠》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植物。單憑名稱,有人會誤以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實際上與桔子或柑橘屬沒有直接關系。
五、杜仲
杜仲,又名膠木,為杜仲科植物。
杜仲游離氨基酸極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質,是和絕大多數(shù)食品類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夠水解檢出對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測定了杜仲所含的15種礦物元素,其中有鋅、銅、鐵等微量元素,及鈣、磷、鉀、鎂等宏量元素。
藥用杜仲,即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的功效。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
現(xiàn)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體內垃圾,加強人體細胞物質代謝,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體血壓,分解體內膽固醇,降低體內脂肪,恢復血管彈性,利尿清熱,廣譜抗菌,興奮中樞神經,提高白血球藥理作用。
六、黃連
黃連,別名味連、川連、雞爪連,屬毛茛科、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基徨,堅紙質,卵狀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狀菱形,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生裂片不等2深裂;葉柄長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涼濕蔭蔽密林中。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極苦,有俗語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七、麥冬
麥冬,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麥冬原產中國,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中國南方等地均有栽培。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
麥冬的小塊根是中藥,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
八、貝母
貝母,別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藥實,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鱗莖供藥用,因其形狀得名?!侗静萁浖ⅰ分姓f:“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能止咳化痰、清熱散結。產于青海、四川、云南、陜西秦巴山區(qū)、甘肅等地。
按產地不同可分為四類:川貝母、浙貝母、土貝母、伊貝母。另外各地還有其他品種,如安徽大別山區(qū)及皖南地區(qū)產有皖貝母。
按品種的不同,可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三大類。
川貝母是貝母中的珍品,其價在各種貝母中最高,一般大概在每千克2500-5000元,川貝中的青貝和松貝價格相差較大,一直呈上升趨勢(據2017年價格統(tǒng)計)。
九、厚樸
厚樸,為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芳香化濕中藥,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出自《神農本草經》?,F(xiàn)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入藥部位為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樹皮或根皮。立夏至夏至間剝取生長20年以上的植株的干皮或根皮(須先將外表粗皮刮去),陰干;再堆放于土坑內,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使之發(fā)汗,取出曬干,再蒸熟使變軟,卷成筒狀,陰干。細小的根皮,只須除凈泥土,適當切斷,陰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