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產(chǎn)全國各地,但主要產(chǎn)于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qū),亞熱帶地區(qū)也有分布。喜生于淺山區(qū)向陽地塊,多分布于稀疏針闊混交林。那么,蕨菜是什么樣子?到底能不能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如何種植?
蕨菜是什么樣子?
蕨菜為鳳尾蕨科生落葉草本植物。蕨菜一般株高達一米,根狀長而橫走,有黑褐色絨毛,早春新生葉拳卷,呈三叉狀。柄葉鮮嫩,上披白色絨毛,此時為采集期。葉柄長30~100cm,葉片呈三角形,長65~150cm,寬30~60cm,2~3次羽狀分裂,下部羽片對生,褐色孢子囊群連續(xù)著生于葉片邊緣,有雙重囊群蓋。多生長在山區(qū)土質濕潤、肥沃、土層較深的向陽坡上。
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研究表明,蕨菜中含有的與癌癥有關的物質有苯草酸、蕨內(nèi)酰胺、黃堿醇類化合物、橡黃素以及與橡黃素類似的一些物質。這些物質在根莖中的含量最高、葉中次之,葉柄中也含有。據(jù)日本學者專家們認為可能與日本人習食蕨萊有關。我國學者發(fā)現(xiàn),長期以蕨菜為飼料的牛,其白血病等。用蕨萊飼喂綿羊、鵪鶉同樣能誘發(fā)腫瘤,發(fā)病率高達79%。蕨菜不僅能直接致癌,而且還有協(xié)同、促進已發(fā)生的癌癥的生長。食用蕨菜的牛的乳汁中也有致癌物。因用此牛乳飼喂的小動物能誘發(fā)腸、腎、膀胱的癌癥,故人飲用這類牛乳也有致癌的危險。科學家對經(jīng)過烹調加工過的蕨菜進行致癌試驗表明:既使經(jīng)過加工的蕨菜,也能誘發(fā)腸癌和膀胱癌,只不過潛伏期較長和發(fā)病率較低而已。
根據(jù)上述科學試驗的結果,說明蕨菜含有致癌物質,食用蕨萊使人和動物發(fā)生癌癥的機率增高。所以,人們在膳食生活中以不食或少食蕨菜為好。
蕨菜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1、現(xiàn)代研究認為蕨菜中的纖維素可有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腸胃對脂肪吸收的作用。
2、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3、所含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
4、蕨菜可制成粉皮、粉長代糧充饑,有補脾益氣,強健機體,增強抗病能力。
5、蕨菜嫩葉含胡蘿卜素、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鉀、鈣、鎂、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膽堿、甾醇。此外蕨菜還含有18種氨基酸等。
6、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發(fā)熱不退、腸風熱毒、濕疹、瘡瘍等病癥,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清炎之功效。
蕨菜如何種植?
1、繁殖
蕨菜的繁殖方式有兩種,即有性繁殖(孢子繁殖)和無性繁殖(根莖分株繁殖)。在生產(chǎn)上多肜無性繁殖方法。無性繁殖,將地下根莖挖出,選健壯者分株栽植,行距70~80cm,株距50~60cm,苗高10~15cm時定植。
2、整地作床
選擇富含腐殖質的土壤為宜,整地時施入落葉堆肥、廄肥,做成寬1m的平畦或高畦,待土壤解凍后即可栽植。
3、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應勤中耕除草、澆灌,雨季加強排水,以免引起根的腐爛;多次追施薄肥,可采收一次施一次肥,施肥在采收2~3天后進行;入冬以枯草覆蓋,以保濕防寒;初春發(fā)芽前應及時澆水和追肥,促進莖葉萌發(fā)。
4、采收
蕨菜種植一次可采收10多年,每年春季和夏初,當幼莖長到20-25cm時,葉柄幼嫩,小葉尚未展開而呈拳鉤狀,即可采收。過晚會影響食用價值,并對來年收獲有不良影響,過早則會降低產(chǎn)量。采收時,可用刀割或用手掐,要盡量貼近地面。采收一次后,10-15天可采收第二次,一年可連續(xù)采收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