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須論述
鯽魚沒有胡須,但工程鯽魚等少數(shù)品種有一對小須突。鯽魚是最常見的淡水魚類,多生活在池塘、溪流、河流、湖庫、沼澤等水體中,中國除青藏高原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適應(yīng)性和繁殖力都非常強,其實這也是鯽魚分布廣、數(shù)量多的主要原因。
二、形態(tài)特征
鯽魚的體型呈長橢圓形,側(cè)扁,腹緣狹窄而無皮棱,眼側(cè)中位,眼間隔寬凸,口前位,下頜比上頜稍短,唇發(fā)達,不須,鰓孔大,腹鰭從體正中央的稍前方開始,臀鰭短,胸鰭側(cè)位而低,腹鰭始于背儲始點略前方,肛門在臀鰭始點略前方。
三、生活習(xí)性
1、雜食性:鯽魚是雜食性魚類,其中動物性食物有枝角類、橈腳類、輪蟲類、搖蚊幼蟲等,植物性食物有植物莖、葉、芽、果實、碎屑等,另外硅藻類、絲狀藻類也是鯽魚的最愛。
2、底棲性:鯽魚是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為0~20米,一年四季除特定時間和特殊環(huán)境外在都水底活動,但氣溫、水溫高時也在水體中下層、中上層游動,尋找食物。
3、變溫性:鯽魚是變溫性魚類,水溫從0℃到32℃可以生存,最適合水溫從15℃到20℃,在這個范圍內(nèi)活動,食欲最強,最快,水溫在10℃以下或20℃以上活動減少,食欲變差。
四、常見種類
1、土鯽:土鯽又稱野生鯽,多生長在溪流、河流、湖庫等自然水域,體色因環(huán)境而異,多呈青灰色,少數(shù)呈金黃色,魚體紡錐形,生長緩慢,幼苗生長到三兩(150克)需3年。
2、高背鯽:高背鯽因高聳而得名,生長速度快,同時也是個人最大的鯽魚,最大的個人可達6斤,背部顏色銀灰色,越往下越淺,腹部變白,喜歡生活在離岸100米以上的敞水區(qū)。
3、白鯽:白鯽是1976年從日本引進的鯽魚品種,別稱河內(nèi)鯽、大孤鯽、日本鯽等,體型大,體色銀白,頭小,背部像駝背一樣隆起,尾柄細長,生長速度比土鯽快,最大個體可達5斤。
4、工程鯽:工程鯽是人工培育的鯽魚品種,別稱湘云鯽魚,外觀與普通鯽魚相似,背部為青灰色,腹部為白色,頭部小于其他鯽魚,有一對小須突,生長速度快,最大個體可達3斤。
5、彭澤鯽:彭澤鯽是人工培育的鯽魚品種,體側(cè)有5~7根灰黑蘆葦類似的斑點,俗稱蘆花鯽,頭非常短,背部淺黑,腹部灰,鰭黑,個體比土鯽大,但生長速度不快。
6、方正銀鯽:方正銀鯽是我國特有的三倍體鯽之一,原種產(chǎn)于黑龍江省方正縣雙鳳壩,體型短,體側(cè)扁高,頭短,背部、背鰭、臀鰭黑灰色,體側(cè)深銀灰色,鱗片邊緣顏色稍深。
7、淇河鯽魚:淇河鯽魚是我國特有的三倍體鯽魚之一,原種產(chǎn)于河南省鶴壁市淇河,背寬俗稱雙背鯽魚,因為過渡捕撈而瀕臨滅絕,通過提純復(fù)壯、人工繁殖等一系列措施逐漸恢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