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出生九天,奔赴老山前線
南陽村地處望都、定州、唐縣三地交接處,在這個干凈整潔的小村莊,提起吳順良,鄉(xiāng)親們都會高豎大拇指:“他可是個老實人、大好人!”
走進吳順良的家,院子不大卻收拾得干干凈凈、井井有條。吳順良的妻子張玉俠坐在春秋椅上,左手不時按著右手臂。“她有帕金森綜合征,手抖得厲害,做飯干活都不行,現(xiàn)在我不能出去打工了,得照顧家。”吳順良告訴記者。
吳順良兄妹四個,他排行老二。在他5歲那年,父親就因病去世了。由于家境貧困,18歲時,吳順良高中沒讀完就去當兵了。在部隊他苦練軍事技能,很快就成為同班戰(zhàn)士中的佼佼者。入伍后的第二年,吳順良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1986年,吳順良所在部隊接到任務,要前往老山前線參加對越防御作戰(zhàn)。23歲的吳順良正是血氣方剛,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那時候,他的兒子剛出生9天,妻子還在坐月子。為了不讓母親和妻子擔心,他隱瞞了參加越戰(zhàn)的實情,只是說部隊有緊急任務,暫時不能與家里聯(lián)系。直到半年后,民政部門來到他們家,吳順良的母親和妻子才知道他已經(jīng)去了老山前線。
在老山前線,吳順良和戰(zhàn)友們吃住都在“貓耳洞”。沒有液化氣,沒有電,做飯全用煤油爐子,照明用煤油燈。“貓耳洞里總感覺有一股潮氣,衣服洗了也干不了。我們有時也能吃到蔬菜,但是遇到下雨,山下蔬菜運不上來,只能天天吃鐵皮罐頭,吃到反胃也得強迫自己咽下去……”吳順良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在老山前線,他整整駐守了3年,每執(zhí)行一次任務,就得和死神擦一次肩。3年間,由于表現(xiàn)突出,吳順良榮立二等功。
轉業(yè)回到地方,成為糧站“管家”
1996年,吳順良結束15年的部隊生活,轉業(yè)回到家鄉(xiāng)望都,進入固店糧站工作。在那個年代,國家對糧食還實行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農(nóng)民需要到糧站交公糧。
吳順良是糧站的副站長,可是軍人出身的他,并沒有把自己當領導,遇到臟活、累活都和工人們一起干。2000年夏天的一天,眼看烏云密布,天要下雨,吳順良趕緊和工友們拿苫布去蓋糧囤。他讓大家在下面拉繩子,自己拿著苫布爬上了高高的糧囤。蓋好后,吳順良順著梯子下來時,一著急跳了下來,左腿不慎落到了一塊被苫布掩蓋住的大石頭上。當時,只聽“咔嚓”一聲,吳順良整個人彈了出去,左腿都扭曲變形了。他強忍劇痛爬起來,一瘸一拐地接著和工友們干活。后來,經(jīng)過檢查才發(fā)現(xiàn),吳順良的左腿髕骨出現(xiàn)了骨裂。即使受傷,他也沒閑著,跟以前一樣忙里忙外。
吳順良把糧站當成了自己的家,一年365天沒有休息過。大年三十,他把母親、妻子和兒子接到糧站過年。初一早上,他回家放一掛鞭炮,然后回到糧站繼續(xù)值班。“過年時候放炮的人太多,萬一爆竹落到糧站很容易著火,后果不堪設想。”吳順良說。糧站曬糧時經(jīng)常塵土飛揚,周圍的鄰居不免會有怨言,吳順良就挨家挨戶送洗衣粉,并幫助他們打掃院子。久而久之,大家都對吳順良交口稱贊。
遭遇下崗危機,堅持自食其力
2007年,國家糧食系統(tǒng)改制,吳順良下崗了。有人給他出主意:“你是上過前線立過戰(zhàn)功的人,是國家的功臣,去找找政府,國家怎么也得給你特殊照顧。”
“戰(zhàn)功歸戰(zhàn)功,黨和人民已經(jīng)給了我榮譽,我憑什么還要向國家伸手要照顧?而且我有手有腳,能憑本事吃飯,養(yǎng)活一家老小。”吳順良堅持己見。
說到做到,已過不惑之年的吳順良進入唐縣王京某鐵廠工作。在熱處理車間,他從基本的淬火等技術工種干起,很快就熟練掌握了全部技術,并成為了車間的帶班。在鐵廠,工作不僅辛苦而且有危險,1000多攝氏度的工件烤得人頭昏腦漲。即使這樣,吳順良也一直咬牙堅持。
吳順良選擇到鐵廠上班,還有一個原因是離家近,可以每天回家照顧家人。“我在外面當兵這么多年,我媳婦兒一個人帶孩子照顧老人不容易。作為一個男人,要有責任和良心?,F(xiàn)在我們老了,我要把當年虧欠她的彌補回來。”
2014年,吳順良的妻子查出了帕金森綜合征,他放棄了外出打工,開始悉心照顧家庭。洗衣做飯,收拾家務,接送10歲的孫子上下學,吳順良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如今,他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一家人過得和樂融融,“我是一個把生命曾經(jīng)交給祖國的人,什么困難也壓不倒我,是軍人出身就永遠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順應時代潮流向前看,是黨員就應堅定信念永遠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