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第一案
演播室導語:
大家好,歡迎收看《面對面》。本周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正式施行,修訂后的內(nèi)容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yǎng)人,應當經(jīng)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丶铱纯?rdquo;。這一原本屬于道德層面的要求正式成為了法律條款,立即引發(fā)了輿論的熱議,而就在這一法律實施的7月1日,無錫市北塘區(qū)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贍養(yǎng)案件,并依據(jù)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做出了判決,這也成為了被媒體稱為的“國內(nèi)精神贍養(yǎng)第一案”。本周四,我趕往無錫,采訪了這一案件的主審法官和雙方當事人。
解說1:7月1日,無錫市北塘區(qū)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贍養(yǎng)案件,法官高鑫當庭宣判,判處被告人馬某、朱某除承擔原告儲某一定的經(jīng)濟補償外,還需至少兩個月看望老人一次,盡管這一判決尚未正式生效,但由于此案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正式實施后的國內(nèi)第一例判決,人們更加關注這一案件的審判結(jié)果。
記者:但是人們也會揣測,作為法官,是為了迎合這樣一個法律的頒布,而特意選擇在這一天做出這樣一個案件判決,是為了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
高鑫:假如這個案件在6月30日, 7月1號以前判決,可能也會產(chǎn)生,駁回原告的訴求,該部分訴求。有可能會產(chǎn)生這種情況。為什么不到7月1號呢?讓老太太訴求能夠得到支持呢?
記者:如果在7月1號之前判決的話,可能判決結(jié)果會完全不同。
高鑫:7月1日以前判決,就沒有最后“回家看看”這個訴求寫入在判決書中,實際上也是更引起關注。而且為什么會如此關注?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和需求者,跟每個人的利益都有關,跟每個人的義務都有關。
解說2:“?;丶铱纯?rdquo;入法的確已經(jīng)成為每個人都關注的熱點,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離開父母,前往城市發(fā)展,對于他們來說,“?;丶铱纯?rdquo;難以實現(xiàn),心中也會感到愧疚,但這種道德層面的愧疚被法律條文所規(guī)范,甚至可能產(chǎn)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時候,人們難免會產(chǎn)生出更多的疑惑。
街頭采訪:眾人對于“常回家看看”入法的評價,有人贊同、有人反對
【我覺得應該規(guī)定一個時間吧,最起碼,你比如說離得很遠的那種,我估計他們一年或者兩年才能回家一次,這個畢竟因為在外面打工都挺不容易的
通過電話經(jīng)常和父母聯(lián)系,多關心他們。其實也是可以起到一個愛護老人這樣一個作用,所以可能這個法律可能更大的是想要重新點燃這種愛老敬老的一個氛圍吧
操作起來的話,缺乏一些細則,就是實踐操作當中不是那么好操作,對,這些懲罰包括你起訴到法院,法院執(zhí)行。因為探望或者說問候,給父母打電話,這個都是一個人身的行為,你很難去強制他?!?/p>
解說: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公布以來,
無錫市北塘法院就成立了老年維權工作室,高鑫法官也一直關注著老年人權益保護的問題,近年來,他發(fā)現(xiàn)隨著物質(zhì)生活條件的改善,老年人對于精神贍養(yǎng)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記者:在7月1日你判的案子中,也是這樣的一個規(guī)律和這樣的一種問題嗎?
高鑫:7月1號這個案子呢,實際上它所反映了一個什么情況,就是說以前設定的是一個道德標準的要求,對父母而言,就是說以前所說的孝,那個孝實際上它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養(yǎng),二是敬。“養(yǎng)”通俗地說也就是說是一個物質(zhì)方面的,而“敬”那就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如何敬,怎么敬,以前也僅僅是一種倡導,一種道德標準,他如果向人民法院提出的這個訴求,那就是一個,咱們所說的法律上面的一個訴訟請求。
解說3:在高鑫法官所審判的這起家庭贍養(yǎng)案件中,原告儲老太是一位77歲的老人,而被告馬某和楊某則是儲老太的女兒與女婿。
記者:您最初接到這個案件的時候是在什么時候?
高鑫:今年的4月底。
記者:當時立案的訴求是什么?
高鑫:醫(yī)療費、房屋使用費、房租,我不住在你那邊,你要給我出房租,三年的醫(yī)療費用,還有今后你要解決我的住房。
記者:當時情緒很激動是嗎?
高鑫:她呢,就是感覺到什么呢,就是說你好像扔下我不管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