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 各地——普陀山
14:00后抵達普陀山紫竹山莊,酒店地址:舟山市普陀山金江路21號,酒店電話:0580-6698001 ,報驢媽媽及姓名領(lǐng)取房卡,入住休息。
普陀三寶就是:“多寶塔”、“普陀鵝耳櫪”、“明代楊枝觀音石刻碑”。法雨寺西側(cè)有座楊枝庵,因內(nèi)立有“楊枝觀音碑”而得名。“多寶塔”與明代“楊枝觀音石刻碑”我都沒有去,當然如果你有機會,你可以去看看。
佛頂山之路
在普陀山慧濟寺西側(cè)的山坡上生長著一株稱作普陀鵝耳櫪的樹木。這棵樹也只有在普陀山可以看到,目前全球也找不出第二棵(注明:專家評論。),可想,它該是多么珍貴!因此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見上圖)此樹高為14m,胸徑為70cm。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生長于海拔240m的陵上坡林緣。具有耐陰、耐旱、抗風等特性。雄、雌花于4月上旬開放,果實于9月底10月初成熟。為中國特有珍稀植物,現(xiàn)僅存一株,在保存物種和自然景觀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種。
鵝耳櫪樹屬于喬木,高達5米;樹皮鐵銹色;小枝幼時有細絨毛,后無毛。葉為闊卵形或卵狀菱形,長2.5 —5厘米,寬1.5—3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有時近心形,邊緣有齒牙狀重鋸齒,背面沿脈有柔毛,側(cè)脈8—12對。果序稀疏,長3—4厘米;序梗有細絨毛;果苞內(nèi)緣有鋸齒,少全緣,基部有1內(nèi)折短裂片,外緣有不規(guī)則缺刻狀粗鋸齒,基部無裂片;小堅果卵形,半年窄,有樹脂狀腺體。花期5月,果期8—9月。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張照片就是鵝耳櫪樹的樹葉。
上山的途中,我先來給家人拍張照片做個留念。我們大約走了30多分鐘后,現(xiàn)在離山頂已經(jīng)不遠了。
“佛頂山”是普陀山的著名景點,“不上佛頂,鄢知普陀”。要是你來普陀燒香拜佛的,別忘了親登此處。( 注明:不要坐鎖道,鎖道費為:70元)佛頂風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慧濟寺、海天佛國崖、云扶石、菩薩頂、鵝耳櫪樹。
在香云路中段的拐灣處,有方形巨巖矗立路側(cè),巖面上刻有“海天佛國”四個大字,出自明代抗倭名將候繼光手筆。它十分貼切地概括了普陀風光的特點,后來便成了普陀山的代稱。
在海天佛國崖上又疊一石,高插云海,險而且玄,石上刻著“云扶石”三字。石上有一小潭,如碗若缽,承受天露,日積月累,清冽不腐。海天佛國崖周圍多老桿矮松,虬枝橫臥,多有黃山古松的韻味。
穿過石刻后,在巖石的背面我又拍了一張,因為巖石上的石刻太經(jīng)典了,“海天佛國”,一錘定乾坤。
佛頂指示牌
終于登上佛頂山了,佛頂山主峰名為白華頂、又名菩薩頂,為普陀山最高峰。山分支脈,分別向南、北、東伸延,主峰海拔291.3米,從遠處眺望,諸峰若拱,峰頂壘壘如杯瓢,覆于積水之上。峰巔方圓平坦,寬廣約20余畝。巔峰建塔,塔上置燈,曰“天燈臺”。后又修筑一座望臺,登臨此臺,極目遠眺,可觀賞普陀洋和蓮花洋遼闊的山海景色。 白華頂時有云霧繚繞,譽稱為“華頂云濤”,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
從這路進去,我們就刻有到達“法雨寺”了 。
普陀山上的“入三摩地”在佛頂山的香云路上。此路依山循坡蜿蜒而上,路間有“入三摩地”等石刻題字,皆出自明代書法家“董其昌”之手筆。此人雖才溢文敏,通禪理,工詩文、擅書畫。但這些又什么用呢?到了晚年,此人卻變成了橫行鄉(xiāng)里的地主惡霸、壞事做盡。通禪理,不善其行,何用?
“三摩地”為佛教名詞,即為“戒、定、慧”,“入三摩地”就是遠離心之浮沉,而得平等安詳,讓心止于“一境之意”,也就是將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亂的狀態(tài),稱為“心一境界”。當然要達到這種境界是很難的,“酒色財氣四堵墻,世人皆在其中忙。誰能跳出墻頭外,不是神仙壽也長。”要做到人無雜念,實在是太難啊!
過了這三摩地,離佛頂就不遠了。這個寺廟的佛教信徒有好多,沿途我們就可以看他們“三步一叩”的朝拜到了山上。
終于到了佛頂了 ,佛頂山是普陀山的著名景點,有人說“不上佛頂山,就等于沒到普陀來”。既然我們來了普陀山,那這一站就是必到之地。
終于來到了慧濟寺的山門外,票價為5元。今天走了一天的路,我的找個地方小休一下。
我決定在門外小憩片刻,等等家里人上來。為什么我會先趕上來呢?因為我的任務(wù)比較重,要趕著拍照。
進寺后 ,首先我們看到了這塊碑石“同登彼岸”。讓我們一起同登彼岸、共享歡愉。旅游真是件快樂的事情,如果能與知己同道同游那將是我人生最大的快樂。
慧濟禪寺位于普陀山佛頂山上,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明朝(1368-1574年)僧人圓慧初創(chuàng),名慧濟庵。由于前面介紹的寺廟眾多,慧濟禪寺的大殿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普陀山 http://www.lvmama.com/dest/zhoushan_putuoshans
普陀山屬中國四大佛山之一,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所以帶有一種較為濃厚的宗教色彩,而觀賞佛教中的種種禮儀,能充分體驗“青燈黃卷,晨鐘暮鼓”的佛教徒生活。清晨雞鳴時,寺院的早課、誦頌、坐禪、偈樂,聲聲入耳,使來此旅游的人們體驗到另樣的娛樂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