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用優(yōu)質(zhì)脫毒種薯
二季作區(qū),春季適合馬鈴薯生長的時間較短(60~70天),必須選用休眠期短、結薯早、薯塊膨大快、抗逆性強、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早熟脫毒品種,如豫馬鈴薯一號、二號,費烏瑞它等。每畝用種量120千克。
二、早切塊早催芽
1.暖種切塊。種薯切塊前先放到溫度12~15℃的室內(nèi)或陽畦中暖種處理5~7天,促使種薯解除休眠,促使芽眼萌動。在播種前25天左右,進行切塊,應采用等分切法:25克以下的薯塊,僅切去臍尾部即可刺激發(fā)芽;25~50克的薯塊,縱切成2塊,利用頂芽,生長勢強;80~100克的薯塊,可上下縱切成4塊;較大的薯塊,先從尾部開始切,切到中上部,再十字縱切;大薯塊也可以先上下縱切兩半,然后再分別從臍尾部芽眼依次切塊。要求:每千克種薯切45塊左右,要求切塊大小均勻一致;每個切塊盡量切成三角形的有厚重肉的塊;每塊至少保留一個芽眼,切口應盡量靠近芽眼,大薯塊一個芽眼可從中分成兩個帶芽切塊。切刀要求快、薄、凈。當切到病、爛薯時,用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分鐘消毒。切塊后將種塊攤在背風向陽處,晾干切口明水,促使傷口愈合。
2.催芽處理。傷口愈合后進行催芽。①室內(nèi)催芽。將晾好的種塊放入簍中,用潮濕的麻袋覆蓋,保持15~18℃。②室外催芽。選擇背風向陽處建陽畦催芽,畦寬1米,長度視種子量而定,畦內(nèi)鋪5厘米厚的濕沙,擺放一層種塊后,撒上一層濕沙,放一層種署,冉撒一層濕沙,如此可放種薯2層,切勿堆積過厚,以防爛種。夜間覆蓋草苫,早上8點揭開,下午5點蓋上,確保有充足的光照,畦內(nèi)溫度應保持在15~18℃。
三、科學施肥促高產(chǎn)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zhì)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種植馬鈴薯,避免與茄科作物連作。采用“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微肥結合”的平衡施肥法。如畝產(chǎn)2500~3000千克的田塊,施肥標準為:畝施優(yōu)質(zhì)圈肥5立方米,馬鈴薯專用復合肥50~75千克或磷酸二銨、尿素、硫酸鉀各25~30千克,硫酸鋅1千克、硼砂0.5千克。農(nóng)家肥結合耕翻整地施用,化肥做種肥或追肥,播種時條施。采用地膜栽培,將所有肥料作底肥一次施入;露地栽培應留復合肥25千克或碳銨40~50千克,在苗出土80%左右時作追施,其余肥料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耕作深度約30厘米。
四、科學播種產(chǎn)量高
1.適期盡早播種。二季作區(qū)春季適宜馬鈴薯生長的有效生長期只有60~70天,必須盡早播種才能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高效。一般要求:土壤深10厘米處地溫為7~15℃時開始播種,各地根據(jù)當?shù)貧夂蚯闆r盡早下播。
2.足墑深播。如底墑不足,要先澆水后整地再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早春地溫低空氣干燥,若采用設施栽培不易培土,故應深播,豫馬鈴薯一號、二號播種深度為10厘米,費烏瑞它為12~15厘米。
3.播種密度與栽培模式。春季馬鈴薯早熟栽培,宜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小拱棚或大棚覆蓋栽坩。二季作區(qū)馬鈴薯生產(chǎn)采用起壟栽培,宜采用朝陽坡播種,播在壟坡西面或南面。以每畝種植5500株左右,單行種植壟高15~20厘米,行株距60×23厘米;雙行種植壟距1米,壟寬60厘米,壟高15~20厘米,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40~30厘米,株距27厘米。馬鈴薯可套種玉米、棉花、西瓜、香芋、辣椒等。
4.播種方法。選擇寒流過后、溫度升高時進行,采取東西行朝陽坡種植;播種前沿播種溝條施化肥,并淺鋤一遍使肥料與土壤混勻,確保種薯不與化肥直接接觸,以防燒苗;播種時將長短芽分開播種,以防止出苗后大苗欺小苗;播后適當鎮(zhèn)壓,消除大坷垃,用耙子輕拍埂面或輕掃埂面后覆膜。
五、主要病蟲害防治
1.病毒病。是造成馬鈴薯種性退化、產(chǎn)量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應重點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和脫毒種薯;調(diào)整播種期,早播早收,避開蚜蟲遷飛高峰,減輕蚜蟲為害和傳播,躲過高溫影響;及時有效防治傳毒昆蟲:蚜蟲、白粉虱、茶黃螨等;發(fā)現(xiàn)感病植株應立即拔除,并用藥劑在其周圍進行封閉。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糖+醋+酒+羊奶混合液,或1.5%植病靈Ⅱ號乳劑1000倍液,或天豐素+硫酸鋅+人用病毒唑+羊奶混合液進行防治。
2.晚疫病。在開花前后溫度低濕度大的條件下容易發(fā)生,采用噴藥預防,重點噴葉子背面。在開花前后,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500~800倍稀釋液,或58%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稀釋液預防噴施,每7天噴一次,連續(xù)3次。
二季作區(qū),春季適合馬鈴薯生長的時間較短(60~70天),必須選用休眠期短、結薯早、薯塊膨大快、抗逆性強、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早熟脫毒品種,如豫馬鈴薯一號、二號,費烏瑞它等。每畝用種量120千克。
二、早切塊早催芽
1.暖種切塊。種薯切塊前先放到溫度12~15℃的室內(nèi)或陽畦中暖種處理5~7天,促使種薯解除休眠,促使芽眼萌動。在播種前25天左右,進行切塊,應采用等分切法:25克以下的薯塊,僅切去臍尾部即可刺激發(fā)芽;25~50克的薯塊,縱切成2塊,利用頂芽,生長勢強;80~100克的薯塊,可上下縱切成4塊;較大的薯塊,先從尾部開始切,切到中上部,再十字縱切;大薯塊也可以先上下縱切兩半,然后再分別從臍尾部芽眼依次切塊。要求:每千克種薯切45塊左右,要求切塊大小均勻一致;每個切塊盡量切成三角形的有厚重肉的塊;每塊至少保留一個芽眼,切口應盡量靠近芽眼,大薯塊一個芽眼可從中分成兩個帶芽切塊。切刀要求快、薄、凈。當切到病、爛薯時,用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分鐘消毒。切塊后將種塊攤在背風向陽處,晾干切口明水,促使傷口愈合。
2.催芽處理。傷口愈合后進行催芽。①室內(nèi)催芽。將晾好的種塊放入簍中,用潮濕的麻袋覆蓋,保持15~18℃。②室外催芽。選擇背風向陽處建陽畦催芽,畦寬1米,長度視種子量而定,畦內(nèi)鋪5厘米厚的濕沙,擺放一層種塊后,撒上一層濕沙,放一層種署,冉撒一層濕沙,如此可放種薯2層,切勿堆積過厚,以防爛種。夜間覆蓋草苫,早上8點揭開,下午5點蓋上,確保有充足的光照,畦內(nèi)溫度應保持在15~18℃。
三、科學施肥促高產(chǎn)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zhì)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種植馬鈴薯,避免與茄科作物連作。采用“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微肥結合”的平衡施肥法。如畝產(chǎn)2500~3000千克的田塊,施肥標準為:畝施優(yōu)質(zhì)圈肥5立方米,馬鈴薯專用復合肥50~75千克或磷酸二銨、尿素、硫酸鉀各25~30千克,硫酸鋅1千克、硼砂0.5千克。農(nóng)家肥結合耕翻整地施用,化肥做種肥或追肥,播種時條施。采用地膜栽培,將所有肥料作底肥一次施入;露地栽培應留復合肥25千克或碳銨40~50千克,在苗出土80%左右時作追施,其余肥料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耕作深度約30厘米。
四、科學播種產(chǎn)量高
1.適期盡早播種。二季作區(qū)春季適宜馬鈴薯生長的有效生長期只有60~70天,必須盡早播種才能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高效。一般要求:土壤深10厘米處地溫為7~15℃時開始播種,各地根據(jù)當?shù)貧夂蚯闆r盡早下播。
2.足墑深播。如底墑不足,要先澆水后整地再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早春地溫低空氣干燥,若采用設施栽培不易培土,故應深播,豫馬鈴薯一號、二號播種深度為10厘米,費烏瑞它為12~15厘米。
3.播種密度與栽培模式。春季馬鈴薯早熟栽培,宜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小拱棚或大棚覆蓋栽坩。二季作區(qū)馬鈴薯生產(chǎn)采用起壟栽培,宜采用朝陽坡播種,播在壟坡西面或南面。以每畝種植5500株左右,單行種植壟高15~20厘米,行株距60×23厘米;雙行種植壟距1米,壟寬60厘米,壟高15~20厘米,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40~30厘米,株距27厘米。馬鈴薯可套種玉米、棉花、西瓜、香芋、辣椒等。
4.播種方法。選擇寒流過后、溫度升高時進行,采取東西行朝陽坡種植;播種前沿播種溝條施化肥,并淺鋤一遍使肥料與土壤混勻,確保種薯不與化肥直接接觸,以防燒苗;播種時將長短芽分開播種,以防止出苗后大苗欺小苗;播后適當鎮(zhèn)壓,消除大坷垃,用耙子輕拍埂面或輕掃埂面后覆膜。
五、主要病蟲害防治
1.病毒病。是造成馬鈴薯種性退化、產(chǎn)量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應重點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和脫毒種薯;調(diào)整播種期,早播早收,避開蚜蟲遷飛高峰,減輕蚜蟲為害和傳播,躲過高溫影響;及時有效防治傳毒昆蟲:蚜蟲、白粉虱、茶黃螨等;發(fā)現(xiàn)感病植株應立即拔除,并用藥劑在其周圍進行封閉。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糖+醋+酒+羊奶混合液,或1.5%植病靈Ⅱ號乳劑1000倍液,或天豐素+硫酸鋅+人用病毒唑+羊奶混合液進行防治。
2.晚疫病。在開花前后溫度低濕度大的條件下容易發(fā)生,采用噴藥預防,重點噴葉子背面。在開花前后,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500~800倍稀釋液,或58%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稀釋液預防噴施,每7天噴一次,連續(xù)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