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縣早稻育秧期間天氣冷暖起伏較大,出現了嚴重的倒春寒,加上春旱缺水,致使早稻秧苗生長期及插秧時間比往年推遲半個月左右,每畝的基本苗數比上年偏少。要奪取早稻的豐產豐收,必須切實抓好中后期的田間管理,以提高成穗率和結實率。
一、科學管水:在田間夠苗時,進行適度曬田;進入孕穗、抽穗期,田間必須灌淺水,不可斷水;齊穗后進入灌漿期,做到田間干干濕濕,以濕為主,視情況灌1-2次跑馬水,直到收前3天才可斷水。
1、抽穗揚花期:這時期水稻對水分較敏感,田間必須保持淺水層,不可斷水,掌握2-3天灌一次薄水,灌后待自然落干后再灌,使土壤中水、氣交替,增強根系活力。若在晴天氣溫高達30℃以上時,必須日灌夜排,以降低田間的溫度;遇陰雨天氣要注意排除漬水,防止淹水引起的根葉早衰。
2、灌漿成熟期:這時期也是水稻需水較多的時段。這期間若缺水,或斷水過早,易導致葉片早枯,光合作用減弱,養(yǎng)分向谷粒輸送受阻,影響籽粒飽滿,千粒重降低,造成減產。但長期保持水層土壤通透性差,對根系不利,宜采用水層與濕潤相間的灌溉方法,即灌一次淺水層,待自然落干后濕潤1-2天,再灌上淺水,如此干濕交替,直到成熟前數天排干水,有利于養(yǎng)根保葉,促進光合作用和灌漿物質的運轉,增強千粒重。
二、巧施穗粒肥:在施好基肥、苗肥的基礎上,適時適量施好穗肥,看苗補施粒肥,以滿足中后期禾苗對養(yǎng)分的需要。①有利于維持根系的活力,延長根系壽命,防止莖葉早衰。②提高葉片氮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的能力,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加粒重。穗粒肥除了在孕穗(以幼穗分化4期-5期最合適)、破口期施用外,也可在齊穗期或灌漿期施用。可采取土壤施肥,也可采用根外噴施。穗粒肥施用量不宜過大,否則會引起貪青、晚熟,甚至造成通風透氣不良,引發(fā)病蟲害滋生,降低產量。因此,這階段必須“三看”進行追施穗粒肥。
1、看土壤施用:凡是肥力高,基肥足,土壤供肥能力強的田塊,穗粒肥可少施或不施,反之則多施。
2、看苗施用:幼穗分化期,早上葉片不披露水,中午葉片挺直,葉色淡赤,可適量追施氮肥,一般施尿素2-3公斤;孕穗期葉色有退淡的,在抽穗前2-3天,可再施一次粒肥;如果生長較旺,葉色不退淡的,可增施磷、鉀肥,每畝施復合肥4-5公斤。進入灌漿期,看苗補施壯粒肥,這時根系吸肥能力減弱,可采用根外追肥,每畝用磷酸二氫鉀2兩,尿素3兩加水60-75公斤于下午3時后噴施,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
3、看天氣施用:多雨的天氣應少施,晴天可多施,如果葉片披葉,又少日照的不能施。
三、防治病蟲害:要做好早稻二病三蟲防治工作。即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細條病的綜合防治,及時根據當地病蟲情報,選擇對口農藥,適時適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些老病區(qū)及感病品種要高度重視稻瘟病的預防工作。要結合破口抽穗期防治“白穗”為中心,加強田間調查測報,準確掌握病蟲害發(fā)生動態(tài),及早搶晴噴藥做好病蟲害防治。防治稻瘟病可選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0g或40%富士1號乳油100ml兌水50-60kg噴霧防治;防治白葉枯病及細條病可選用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150g或20%龍克菌懸浮劑100g加水60kg噴霧;防治紋枯病可選用5%井岡霉素水劑200ml加水60kg噴霧;防治螟蟲、卷葉螟可選用5%銳勁特懸浮劑30ml或40%毒死蜱乳油60ml或18%殺蟲雙水劑250ml加水50kg噴霧。
四、適時收獲:早稻收獲偏早或偏遲,均影響早稻產量和品質形成,特別我縣早稻收獲期間經常伴隨著連續(xù)高溫、暴雨等惡劣天氣,易出現穗發(fā)芽而造成減產和品質下降。因此,各地應積極組織收獲,大力推進機械收割,提高收獲效率,促進早稻顆粒歸倉,同時為晚季生產預留更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