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河南省鶴壁市??h農民劉宗合看著自己2畝小麥的鮮重最終定格為1466.58公斤,不禁向現場的專家和鄰居感慨:“我當生產隊長那會兒,一個生產隊也就打萬把斤小麥,現在我一家能頂以前一個生產隊!”
經以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財教授為首的專家組現場實打和測產驗收,鶴壁市??h王莊鄉(xiāng)和新鎮(zhèn)鎮(zhèn)兩個5萬畝連片小麥單產分別達到614.2公斤和615.6公斤,創(chuàng)全國同等面積地塊小麥高產記錄。
鶴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東麓向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基本農田138萬畝?;诟孛娣e不足的市情,鶴壁市將糧食生產的著力點放在主攻單產、改善品質和提高效益上。據悉,2005年啟動糧食高產創(chuàng)建工程以來,通過小面積攻關、核心區(qū)示范,目前全市共有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片8個,面積超22萬畝,并全部實現一年兩熟超“噸半糧”目標,在全國率先進入“噸半糧”大田推廣階段。2010年,鶴壁??h以及淇縣西崗鎮(zhèn)分別被農業(yè)部確定為整縣制、整鄉(xiāng)制推進高產創(chuàng)建試點縣、鄉(xiāng)。
科技是鶴壁糧食高產的第一秘訣。依托郭天財、程相文等全國著名小麥、玉米專家,鶴壁市先后培育出浚單18、浚單20、鶴麥1號、浚麥99-7等數十個糧食新品種,并依據當地氣象、土壤等特點,創(chuàng)新出本市小麥、玉米種植的標準模式,使全市高產創(chuàng)建在技術上實現了有章可循、有標可依。
據統(tǒng)計,通過科技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鶴壁市農戶技術培訓率、種子包衣率、配方施肥率、病蟲害防治率均達100%,農業(yè)科技綜合貢獻率達到54%、旱澇保收田比例達到75.1%、農機配套比例達到1:2.01,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76.6%、農民組織化程度達到74%,均超河南省平均水平。2010年,該市糧食單產、總產連續(xù)7年實現穩(wěn)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