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形態(tài)】
薯蕷 多年生纏繞草本。根莖直生,圓柱狀,肉質肥厚,長可達1米,直徑2-7cm,外皮灰褐色,有多數須根,質脆,斷面白色,有粘 性。莖右旋,細長,常帶紫色,有縱溝紋。葉互生,至中部以上對生,少輪生,葉腋常有珠芽 (零余子) ,葉片形狀多變,三角狀卵形至 三角狀廣卵形,長5-l0cm,寬2-4.5cm,通常3裂,中裂片先端漸尖,側裂片圓耳狀,基部哉狀心形,葉脈7-9條,基出?;O小,單 性異珠,穗狀花序,雄花序直立,花序軸多曲折,雌花序下垂;花被片6,背面被棕色毛,并散有紫褐色腺點,雄花有雄蕊6。蒴果表面 被白色粉狀物。種子具褐色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生於向陽山坡林邊或灌叢中;常有栽培。
【中藥產地】
主產河南省,產量大,質量優(yōu)。習稱懷山藥。此外,河北、陜西、江蘇、浙江、江西、貴州省等地亦產。
【種植技術】
野生於山區(qū)向陽地方,喜溫暖,耐寒,在北方稍行覆蓋可以越冬。由於山藥是一種深根性植物,故栽培地區(qū)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 好、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土壤酸堿度以中性最好,若土壤為酸性,易生支根和根瘤,影響根的產量和質量;過堿,其根部不能充分向 下生長。因此,在我國南部地區(qū)栽培,於較酸性土壤上應施適量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主要用蘆頭繁殖和珠芽 (山藥豆) 繁殖。蘆頭繁 殖: 每年10月份將地下根挖出,將山藥上部蘆頭15-25cm長折下,於日光下略曬,使其水分蒸發(fā),經過日曬2-3日,傷口愈合,放入室 內或室外挖坑貯藏??拥纳疃燃吧w土厚度以不使蘆頭受凍為度,河南省坑深為40cm,蓋土6cm,天冷時覆土至10cm。保持濕潤。翌年4月 (清明至谷雨) 取出,在畦內按行距30-45cm,株距18-20cm,開溝栽種,將蘆頭順序平放於溝內,蓋土。珠芽繁殖: 4月中旬將上年秋天 采收珠芽 (山藥豆) 從坑中取出,稍曬,即可進行栽種,行距30cm,株距10-15cm,溝深6cm,將珠芽放入溝內,覆土6cm,約1個月左右 的時間,可出芽。出苗后,應設支架,以使莖蔓向上生長,支架材料不限,竹竿、秫秸稈及樹枝均可。在5-8月期間,應分次追肥,以 糞水及廄肥為主,可結合澆水施用或撤布於根旁。澆水后遇雨,土壤過濕,會使根不向下生長而形成叉根,因此,雨季應注意排水工 作,澆水要適量。澆水過多也容易引起銹病,使早期落葉,影響根的產量。病害主要有白銹病、褐斑病。白銹病於春季發(fā)生;褐斑病夏 季發(fā)生。防治: ①搭支架,使通風良好,不能在陰濕積水的地方種植。②用波爾多液1: 1: 14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蠐螬、地老虎,咬 食根部。發(fā)生時用毒餌誘殺。 栽培研究進展: 略
【采收與加工】
蘆頭栽種當年收,珠芽繁殖第兩年收,於霜降后葉呈黃色時采挖。洗凈泥土,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曬干或烘干,即為毛山藥。選擇 粗大順直的毛山藥,用清水浸勻,再加微熱,并用棉被蓋好,保持濕潤,悶透,然后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圓柱狀,將兩頭切齊,曬干打 光,即為光山藥。
【中藥炮制】
1。山藥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大小分開,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篩去碎屑。
2.土炒山藥 先將土粉置鍋內,加熱至靈活狀態(tài),再投入山藥片拌炒,至表面均勻掛土粉時,取出,篩去土粉,放涼。山藥片每 loo公斤,用灶心土30公斤。
3.麩炒山藥 將鍋燒熱,撒入麥麩,待其冒煙時,投入山藥片,不斷翻動,至黃色時,取出,篩去麥麩,晾涼。山藥片每l00公斤,用麥 麩10公斤。 炮制研究進展: 略
【中藥貯藏】
置干燥處,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