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鄆城邦源養(yǎng)殖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郝艷艷 波爾山羊被稱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產(chǎn)高品質(zhì)瘦肉的山羊。是一個優(yōu)秀的肉用山羊品種。該品種原產(chǎn)于南非,作為種用,已被非洲許多國家以及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引進。自1995年我國首批從德國引進波爾山羊以來,許多地區(qū)包括江蘇、山東等地也先后引進了一些波爾山羊,并通過純繁擴群逐步向周邊地區(qū)和全國各地擴展,顯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征、廣泛的適應性、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和顯著的雜交優(yōu)勢。波爾山羊是肉羊品種,具有體型大,生長快;
起源
關于波爾山羊的起源,目前有幾種起源的說法,一來自南非,二來自印度,三來自歐洲,現(xiàn)認為這三種來源均存在,實際上波爾山羊真正命名是在1800-1820年,據(jù)查波爾山羊是在南非 經(jīng)過近兩個世紀的風土馴化`雜交選育而成的大型肉用山羊品種。早在19世紀初,隨著羊場主的居住趨于安定,人們就開始對其所飼養(yǎng)的山羊的某些性狀有目的地進行選擇。經(jīng)過約一個世紀的漫長選育,逐漸形成了具有良好體形、高生長率、高繁殖率、體軀被毛短、頭部和肩部有紅色毛斑和改良型山羊。自1959年7月南非成立波爾山羊育種者協(xié)會,并制定選育方案和育種標準,之后,波爾山羊的選育進入了正規(guī)化育種。最初的育種標準主要描述波爾山羊的形態(tài)特征,隨著生產(chǎn)者認識和接受波爾山羊生產(chǎn)性能測定的優(yōu)點,開始進入波爾山羊生產(chǎn)特征方面的選擇階段,最終形成了目前的肉用波爾山羊,定名為改良波爾山羊。
外貌特征
波爾山羊毛色為白色,頭頸為紅褐色,并在頸部存有一條紅色毛帶。波爾山羊耳寬下垂,被毛短而稀 。頭部粗壯,眼大、棕色;口顎結構良好;額部突出,曲線與鼻和角的彎曲相應,鼻呈鷹鉤狀;角堅實,長 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后、向外彎曲,母羊角細而直立;有鬃;耳長而大,寬闊下垂。
頭部:頭部粗壯,眼大、棕色;口顎結構良好;額部突出,曲線與鼻和角的彎曲相應,鼻呈鷹鉤狀;角堅實,長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后、向外彎曲,母羊角細而直立;有鬃;耳長而大,寬闊下垂。
頸部:頸粗壯,長度適中,且與體長相稱;肩寬肉厚,體軀甲相稱,甲寬闊不尖突,胸深而寬,頸胸結合良好。
體軀與腹部:前軀發(fā)達,肌肉豐滿;體軀深而寬闊,呈圓筒形;肋骨開張與腰部相稱,背部寬闊而平直;腹部緊湊;尻部寬而長,臀部和腿部肌肉豐滿;尾平直,尾根粗、上翹。
四肢:四肢端正,短而粗壯,系部關節(jié)堅韌,蹄殼堅實,呈黑色;前肢長度適中、勻稱。
皮膚與被毛:全身皮膚松軟,頸部和胸部有明顯的皺褶,尤以公羊為甚。眼瞼和無毛部分有色斑。全身毛細而短,有光澤,有少量絨毛。頭頸部和耳為棕紅色。頭、頸和前軀為棕紅色,允許有棕色,額端到唇端有一條白帶。體軀、胸部、腹部與前膚為白色,允許有棕紅色斑。尾部為棕紅色,允許延伸到臀部。
性器官:母羊有一對結構良好的乳房。公羊有一個下垂的陰囊,有兩個大小均勻、結構良好而較大的睪丸
耐粗飼、適應性強:各種農(nóng)作物秸桿,樹葉,干草等都可作飼草,飼料來源廣,一般地區(qū)均可飼養(yǎng)。幾年來,黑龍江、云貴、甘肅、新疆等20多個省區(qū)都有我們的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效果都很好。波爾山羊與本地羊雜交試驗的初步結果表明:雜交一代山羊的初生、2月齡和6月齡的體重分別比本地羊提高41.4%、64.7%和104%,即在6月齡,雜交山羊體重可達本地羊的一倍以上,屠宰率和肉的品質(zhì)也有明顯提高。
波爾山羊效益分析:
如果您購買波爾山羊,每年2窩或2年3窩,每窩繁育2—3羔,產(chǎn)下的羔羊養(yǎng)3—4月,一只波爾山羊售價500元左右,3只波爾山羊售價就是1500元,按2窩計算就是3000元,那么養(yǎng)一只波爾山羊,去掉草料,人工開支純利潤不低于2000—2500元,如果投資大點經(jīng)濟效益更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