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種與前列的海棠花 M. spectabilis (Ait.) Borkh. 極近似,其區(qū)別在葉片形狀較狹長,基部楔形,葉邊鋸齒稍銳,葉柄細長,果實基部下陷。據(jù) A. Rehder 推斷,本種是由山荊子和海棠花雜交而成 ( M. baccata × M. spectabilis )。此外有些種類,果形較大,果梗細長,萼片無毛,部分宿存或脫落,另名為 M. robusta (Carr.) Rehd., 并推斷為山荊子與楸子雜交而成 ( M. baccata × M. prunifolia )。
這些種類來源于天然或人工雜交,形態(tài)變異很大,不易區(qū)分,在我國果品名稱中,海棠的品種極為復雜,尚待研究統(tǒng)一。在植物分類中,暫以西府海棠 M. micromalus Makino 一名概括之,不再分列為多種,以免引起混亂。
海棠通常以嫁接或分株繁殖,亦可用播種、壓條及根插等方法繁殖。用嫁接所得苗木,開花可以提早,而且能保持原有優(yōu)良特性。
播種法
實生苗雖生長較慢,但常產(chǎn)生變異,故為獲得大量砧木或雜交育種時,仍采用播種法。中國北方常用的砧木種類有山定子、西府海棠、裂葉海棠果等;南方則用湖北海棠。海棠種子在播種前,必須經(jīng)過30天~100天低溫層積處理。充分層積的種子,出苗快、整齊,而且出苗率高;不層積的種子不能發(fā)芽,或極少發(fā)芽。也可在秋季采果、去肉、稍晾后即播種在沙床上,讓種子自然后熟。覆土深度約1厘米,上覆塑料膜保墑,出苗后掀去塑料膜,及時撒施一層疏松肥土,苗期加強肥水管理,當年晚秋便可移栽。
嫁接法
以播種繁殖的實生苗為砧木,進行枝接或芽接。進行枝接或芽接。春季樹液流動發(fā)芽進行枝接,秋季(7月~9月間)可以芽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等法。接穗選取發(fā)育充實的1年生枝條,取其中段(有2個以上飽滿的芽),接后上細土蓋住接穗,芽接多用“T”字接法,接后10天左右,凡芽新鮮,葉柄一角即落者為接活之證明,數(shù)日后即可去除扎縛物。當苗高80厘米~100厘米時,養(yǎng)成骨干枝,嗣后只修剪過密枝、內(nèi)向枝、重疊枝、保持圓整樹冠。
分株法
于早春萌芽前或秋冬落葉后進行,挖取從根際萌生的蘗條,分切成若干單株,或將2~3條帶根的萌條為一簇,進行移栽。分栽后要及時澆透,注意保墑,必要時予以遮陰,旱時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