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全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以諸仙瓊?cè)锃偂?/p>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p>
唐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皎然,唐代詩僧,曾經(jīng)作過25首與茶相關(guān)的詩作?!讹嫴韪枵V崔石使君》是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首,其中誚,嘲笑逗樂之意。這首詩也是“茶道”二字,最早出現(xiàn)在世界歷史上的記錄。
大意是說,紹興的朋友送我剡溪的名茶,用金鼎烹煮采得的黃芽。白瓷茶盞飄著茶沫香,就像神仙飲用的玉液瓊漿。啜飲一口,洗滌頭腦的昏脹,心境暢游于天地間。再啜飲一口,潔凈精氣神,如同飛雨紛紛洗凈灰塵。喝下第三口,心下快活自省,根本用不著費(fèi)盡心思破除煩惱了。茶的清高世上有誰知道呢?世間人多借酒消愁,多半也是自欺欺人。愁看夜里偷偷喝酒出糗的酒鬼卓甕,笑看采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崔侯啜茶感覺很快樂,狂歌一曲驚四座。若問誰懂茶道的意境,只有神仙丹丘子了。
陸羽在《陸文學(xué)自傳》中提及“與吳興釋皎然為緇素忘年之交”。皎然是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南朝大詩人謝靈運(yùn)十世孫。物質(zhì)富有,淡泊名利。在杭州靈隱寺受戒出家,后來徙居湖州妙喜寺。
皎然也嗜茶,現(xiàn)在湖州有一個景點(diǎn),叫“三癸亭”(癸丑歲癸卯月癸亥日),是兩人友誼的見證。陸羽在妙喜寺旁邊修茶亭,得到顏真卿、皎然的幫助。時皎然40余歲,陸羽24歲,他們志趣相投都喜詩文茶道,性格相近,身世相似,都是孤兒。陸羽《茶經(jīng)》的編撰,主要在他結(jié)識皎然入住妙喜寺之后,也得到了皎然的不吝指導(dǎo)。
陸羽沉溺茶事,喜歡云游四方訪泉問茶,所以之后兩人分別一段時期,中間仍多有書信往來和相互拜訪。皎然甚至在《贈韋桌陸羽》一詩中寫道“不欲多相識,逢人懶道名”,見面打招呼都懶得報上姓名了,這是皎然很直接地表達(dá)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足見兩人情誼之深。
陸羽亦視皎然為恩師和至友,其在皎然圓寂后作詩追憶“杼山己作冬令意,風(fēng)雨誰登三癸亭”,“十載別離成永訣,歸來黃葉蔽師墳”,杼山因夏王杼巡狩至此而得名。唐時,顏真卿、陸羽、皎然等著名文人常在杼山活動。陸羽逝后,后人按其遺愿將其葬于皎然大師墓塔側(c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