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銷茶指銷往邊疆地區(qū)以及少數(shù)民族的茶葉,邊銷茶歷史悠久,始于唐盛于明清,常有用邊銷茶與馬匹交換之事,有“官茶”之稱謂,邊銷茶的品種眾多,有湖南的茯磚、黑磚、花磚,湖北的青磚、米磚,四川的康磚,云南的普洱緊茶等。
一般分為2公斤、1公斤、500克不等,因其種類形狀像磚片,俗稱磚茶。
說起邊銷茶,我們繞不過的仍舊是唐初開始的“茶馬互市”,作為溝通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的橋梁,茶馬互市將茶文化傳播給了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在此之后,茶就成了互市交易的最主要物品。
茶馬交易制度歷時千年,興于唐、盛于宋、歇于元、嚴于明、衰于清。
清代康熙年間,隨著國家邊境的確立和戰(zhàn)事的減少,政府對馬匹的需求不如往日迫切。
于是“罷中馬之制,令商納稅銀”,并削減茶馬司,只留下西寧、莊浪、甘州三茶馬司,蘭州一躍成為全國茶馬集散地,乃西北茶馬互市的中心。
在2002年時開放了邊銷茶生產(chǎn)資格權限,讓更多企業(yè)蜂擁而至,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邊銷茶的產(chǎn)量。
很多人都覺得邊銷茶其實指的就是普洱茶,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邊銷茶的品類并不單一,除了云南的普洱緊茶外,還有湖南的茯磚、黑磚、花磚;湖北的青磚、米磚;四川的康磚、金尖等。
由于歷史的原因,各民族所飲用的邊銷茶品種也不同。像云南的普洱多數(shù)都是銷往西藏四川,湖南的茯磚、黑磚、花磚、米磚主要是供應到新疆、青海、甘肅、寧夏。
邊銷茶的主體還是以緊壓茶為主,緊壓茶利于存放、運輸。質性莖干較多,茶多糖及纖維含量高。
邊銷茶含多種人類必需的維生素和稀有元素,特別是茶堿的含量較高,對長期生活在牧區(qū)、高原、缺水、無蔬菜的以肉食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可以去膻化食、補充水分和維生素等,茶渣也會用來喂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