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稱有很多種。陸羽在《茶經》中所說:“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p>
槚:從木的古“茶”字,指茶樹。
蔎:是古時四川西部對茶的俗語:“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茗:云南地區(qū)“茶”之土音,約在東漢時期始用于茶,茶的雅稱。
荈:從草,是專指晚采的茶葉。
微物有情,小小的茶葉竟有如此之多雅稱,足見古人性情雅致。
茶官在古代政治系統(tǒng)中并沒有什么地位,唐代以前都處于隱匿和模糊的狀態(tài),唐代之后各類茶業(yè)官職龐雜繁復,時時更新,又處于一個很混亂的狀態(tài)。
隨著茶文化的盛行,宋朝時出現(xiàn)了大繁榮的景象,茶葉方面的官職也增多了,設置“榷茶司”專門管理邊茶貿易,設“六榷務十三場”,路級地方機構則是“提舉茶事司”(茶事司)和“提舉常平茶鹽司”(茶鹽司)。
早在元代就有某些地方機構將鹽、茶事物合并處理、統(tǒng)一監(jiān)管,到了清朝便有了鹽茶道司。
茶鹽司
這個官職設于宋時,它主管茶及鹽的一切事務,負責收繳茶稅、鹽稅;考核下面各級專管茶鹽的官員;賞罰和舉薦各級地方茶鹽官員。
在中國五百多位皇帝中,宋徽宗可謂“奇葩”的存在,他未曾建立起“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般的功勛,在位期間庸碌無為,但是他在詩詞畫作上的造詣,可謂是大師級的?!笆萁痼w”為古今一絕,在品茶上也是如此。
據史書記載,他常與臣下品飲斗茶,并親自點湯擊拂,令茶湯展現(xiàn)出疏星朗月般的效果,寫出的《大觀茶論》不可不謂之為經典。
茶鹽司,說它是整個國家茶葉種植經營流通的總指揮中心。它下設層層管理人員,構架起整個國家的茶葉生產經營網絡。它屬于路級機構,主管官員稱為勾當公事,整個司的全部公職人員約在20人上下。這個官署自建立之日起,數年之內茶稅收入就達到了1000萬緡,是當時朝廷的最主要收入之一了。
茶馬司
這個官署也是宋時設立起來的。在古時,中原地區(qū)會以自己所產的茶葉換取邊疆少數民族的良馬。除了元,幾乎各個朝代都設有專管茶與馬貿易的官署。這個官署壟斷了所有茶跟馬的交易活動。官家一向是嚴禁民間私自進行茶與馬匹的互換行為的。
而中原的官家則以茶來換取戰(zhàn)時所需要的良種馬。凡私自進行茶馬交易,或偷偷將農作物籽和苗帶去少數民族地區(qū)販賣的,獲罪是相當重的,包括官員都要被追查責任。
這里還有一個與古時官職有關的茶的詞語:茶掌故。但“掌故”在漢時卻是指一個官職,它是太史官署里的一個官位。
它的最高長官太史令手底下有許多個掌故。這一職稱算得上是較高的級別了,俸祿為2000石,屬高薪職員了。
掌故既屬太史令所管轄,他們也就是專管收集國家的舊聞軼事,以供長官用于編撰文書、史書所需。到了后世,這個詞語的意義就進一步引申開來了,不再指官職,而是指一些舊時典故,比如茶掌故就是指茶界的那些舊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