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漿”這是文玩界常用的一種術語。將喜愛的文玩把玩、保養(yǎng)、愛護,最后呈現(xiàn)出一層特有的光澤,形成一種溫潤的氧化層,這正是包漿文化。人們對它的變化關注程度似乎僅次于器物本身。
包漿是一種愛護之后的結晶,完美的把人對器物的愛展現(xiàn)在器物表面。
銀壺與其它器物一樣,也需要愛護保養(yǎng)。不同的是銀壺更耐把玩更不易包漿。隨著時間的推移,純度越高的銀壺在空氣中更容易氧化,而由銀元表面自然氧化所形成。
銀壺表面泛著顏色各異,又不規(guī)則的光澤與機理效果,盡顯銀元質感之美,成為傳統(tǒng)銀元的審美內涵,這種效果被稱為“包漿”。
保養(yǎng)使其包漿的這個漫長的過程,最忌諱的就是急功近利。想要很快看到成果,只能慢慢來。
平時保養(yǎng)、把玩時,一般建議用一塊專用的軟布擦拭。最好的是麂皮布。使用完之后清洗干凈,再煮一次水,用開水淋在壺身壺內壁進行沖洗,讓銀壺壺身的余溫把剩下的水蒸發(fā)吸收,再用軟布反復擦拭進行把玩。
如經(jīng)常使用,大概2-3個月就會看到壺身光澤度的變化。時間越長包漿光澤越有靈氣,越有陳舊的滄桑感。包漿之后的銀壺顏色深沉多呈黑色。整個壺身看光澤溫潤如玉,顯得更有歲月的味道。這也是為什么包漿之后的老銀壺價格比較高、更受追捧的原因。
還有一些流傳下來的古物,包漿賦予了它們更多的是另一種精魂和魅力。那一層層仿佛是由時間演變凝固而成的包漿紋理,讓你依稀能透過它看到器物曾經(jīng),依稀訴說著一段段故事。
一把手工銀壺除去它的手工工藝、使用價值、收藏價值和文化傳承,還有一點重要就是純銀它本身表面呈現(xiàn)的包漿。銀純度越高包漿色彩越多變,色澤越是溫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