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右側為養(yǎng)出包漿的紫砂壺,與左側未經泡養(yǎng)的差別巨大
隨著收藏價值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藝術品和陶瓷品進入大家的生活當中。特別是一些成功人士和商業(yè)人士,都喜歡一些紫砂壺的陶瓷制品,古樸典雅,而且有益于健康。那紫砂壺怎么在使用中更加發(fā)揮它的特效呢?今天就帶著疑問來探尋一下怎么樣才能把買回來的紫砂壺更好的壺光煥發(fā),小編建議從以下幾點來著手。
一、先用沸水將壺身內外淋燙一下,如此既可凈壺去霉,亦可暖壺醒味。
二、若使用茶葉,注意應將壺身略微墊高,使其圈足高過水面,以免壺身留下水線或不均勻的色澤。
三、將第一泡的溫潤泡茶湯盛置茶器中備用,待沖第二泡時再用此茶湯澆淋壺身外表,如此反復施行至全程結束。
四、由于紫砂壺身具較高的氣孔率,遇熱時,因熱脹冷縮的關系,氣孔相對擴大。此時可用棉質布巾趁機擦拭壺身,讓茶油順勢滲入壺壁細孔中,日久便可累積出光澤。
五、每泡茶沖至無味后,應將茶渣去凈,用熱水將壺內壺外涮洗一次,置于干燥通風處,并將壺蓋取下,以利風干。否則,因紫砂壺的口蓋密合度較嚴謹,任令其密封陰干,亦不衛(wèi)生。
有些壺友趁壺身高熱時,以沾有茶湯的棉布茶巾上下擦拭身,由于此時器表溫度甚高,濕巾所含茶湯一拭隨即揮發(fā),留下可使壺身潤澤的茶油,如此便可提高養(yǎng)壺的成效。亦有人先沖出一泡較濃的茶湯當「墨汁」,再以軟性毛筆或養(yǎng)壺毛刷沾此茶湯,反復均勻涂布于壺身,藉以提高其接觸茶湯的時間與頻率。
內外兼修不事二茶
養(yǎng)壺不只是養(yǎng)外表,壺身內壁亦應一并調養(yǎng),方能收內外兼修之功。養(yǎng)壺的「內功」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壺只泡一種茶。因為紫砂壺具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善于吸收茶湯,所以一把久經使用的紫砂壺,即使不加茶葉,單用沸水亦能沖出淡淡茶湯來。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壺沖泡出的茶湯才能保持原味的鮮度與純度,否則今天烏龍,明天普洱,后天花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沌,了無個性可言。
通常開始養(yǎng)壺的動作后,最好避免再用洗碗精之類的化學品去清洗,以免產生異味或刷去光澤。除非您打算全面洗凈,重頭養(yǎng)起,否則壺身若有臟污,不妨以干布拂凈,或用軟毛筆沾茶湯清洗之。
此外,紫砂壺造型變化多端,有些如花貨、筋紋器較容易產生茶漬死角、可用軟毛牙刷勤加清理。另外、壺底較不易接觸到茶湯、壺把常含有手上的油脂,易排斥茶湯;還有,會「流口水」的壺嘴下沿應刻意擦拭,諸如此類小細節(jié),皆賴壺主用心照顧。
養(yǎng)壺守則衛(wèi)生第一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有些人為了在壺內形成「茶山」,使其看來更具古意,便將茶葉留存其中,任其陰干,但因很多地區(qū)高溫多濕,霉菌極易滋生其間,若就衛(wèi)生觀點考量,此法實不足取。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將最后一泡茶湯存于壺內,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認為此法可收內浸外養(yǎng)之效。殊不知,紫砂壺的氣孔結構既擅于吸附茶湯,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養(yǎng)出的壺,只怕日后沖茶時,亦會帶有異味,甚至有礙健康,實是得不償失。
總而言之,想要養(yǎng)好一把紫砂壺其實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難,各位喜歡紫砂的新朋友們不妨參照上述的步驟及注意事項,細心地如法炮制,即可養(yǎng)成一把人見人愛的好壺。養(yǎng)好的壺擺置架上,溫潤的光澤便像是自已的心血結晶,那份成就感可不是局外人所能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