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為沖泡茶葉的輔助工具,茶具套裝使用方法,蓋碗為雙手捏住蓋碗邊沿,碗蓋留隙垂直角度出湯;公道杯則為均勻茶湯; 茶漏一般放置于公道杯之上;品茗杯為食指、拇指呈弧度捏住邊緣品飲;茶盤為承載茶具的平臺,一般將茶具置于其上。
1.主泡器的種類
主泡器一般有蓋碗、紫砂壺、銀壺等。
蓋碗:
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對蓋碗有過這樣的描述:“蓋碗的蓋意為天,蓋托意為地,蓋身意為人?!惫视址Q三才杯,寓意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的哲理。
使用蓋碗泡茶,能夠使茶葉沉積于底,注水時茶葉翻滾,易于泡出茶汁。在禮節(jié)上也有“端茶敬客”的作用。
紫砂壺:
紫砂壺是我國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始于明朝正德年間。
紫砂壺采用紫砂泥為原料,因紫砂壺透氣性能好,故泡茶時能夠很好的鎖住茶香、不失原味。且紫砂壺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銀壺:
近幾年來,銀壺在我國不斷地被發(fā)掘,逐漸被大眾接受和喜愛。
銀壺具有非常好的,軟化水質(zhì)功能。并且,使用銀壺泡出來的茶,香氣高,茶湯純,和順溫潤,口感極佳。
??
2.公道杯
公道杯最早作為酒器出現(xiàn)在元代和遼代,經(jīng)歷了歷史的變遷后,如今公道杯又被稱為茶海、公杯,是茶席上不可或缺的必備茶具之一。
使用公道杯,一來可以保證茶席桌面清凈,特別是在使用蓋碗的時候,公道杯顯得必不可少,
二來,使用茶壺泡茶時,茶水倒入杯子時容易出現(xiàn)前面的茶水淡,后面茶水濃的現(xiàn)象。而公道杯在此時,就起到了很關(guān)鍵的作用。
在泡茶時,通常將泡茶壺中的茶水先倒入公道杯中,而后再分別倒入品茗杯中給客人品飲,保證每個人茶杯中的茶湯口味相同。
??
3.品茗杯/主人杯
品茗杯,是用來品飲茶和觀賞茶湯的專用茶杯。而大多數(shù)愛茶的人,都會選擇專屬于自己的主人杯。
品茗杯的選擇是有講究的。選擇不相匹配的品茗杯,會破壞了品茶的樂趣。挑選品茗杯,一般容量在三小口最佳,且遵循“小、淺、薄、白”四個原則最宜。
常言道“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在斟茶時,品茗杯中的茶,應(yīng)斟入2/3的為宜。
??
4.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顧名思義,是六樣茶道用具。分別是——茶則、茶針、茶漏、茶夾、茶匙、茶筒。
材質(zhì)較多以竹木為主,在選購時,要看清竹木的紋理。使用完后,要擦干或者晾干,避免沾染、滋生細菌。收納到茶筒時,應(yīng)避免沾水。
茶筒(下圖):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其他五樣用具,也可放置其他茶藝用品。
茶則(下圖):又稱為茶勺,用于茶罐量取茶葉,置于茶荷或茶壺時使用??纱_保投茶適量,避免因茶葉過多、或過少影響口感。
茶漏(下圖):是置入茶時,放在主泡器口上的器皿。在放置茶葉的過程中,起到防止茶葉掉落在主泡器外的作用。
茶匙(下圖):又稱茶撥,茶匙有兩用,一用于清理茶壺中泡過的茶的茶渣;二可用于將茶葉撥入茶壺中。
茶夾(下圖):也被稱為“茶筷”。有兩種使用方法。一方面,可將茶壺中殘留的茶渣夾出;另一方面,可以在清洗茶具時,用夾住茶杯清洗,既防燙又使茶杯不易沾染細菌。
茶針(下圖):顧名思義,如針一般細小。一般用于疏通茶壺內(nèi)的茶渣,以保證茶壺出水流暢,防止壺嘴被茶碎堵住。除此以外,金屬茶針還可作為撬取緊壓茶(如普洱餅茶、白茶餅茶等)使用。
5.其他茶桌配件
除去以上說的茶具外,茶桌上的茶具配件還有不少哦。如:茶洗、蓋置、壺承、茶席等。
茶荷(下圖):主要用于盛裝干茶,供人欣賞干茶的色澤和形狀。材質(zhì)多為竹、木、陶、瓷、錫等制成。
茶洗(下圖):又稱水盂,宛如一個大碗,多搭配干泡臺使用??捎脕硎⒀b清潔茶具用水,以及第一道茶湯、冷茶等泡茶時產(chǎn)生的廢水。
蓋置(下圖):顧名思義,就是用于擱置主泡器的蓋子。將茶壺蓋放置在蓋置上,不僅能夠保持壺蓋的清潔,還能減少壺蓋的磨損。雖不起眼,但是卻是很實用的茶物件。
壺承(下圖):俗話說得好“一壺一承一茶事”。壺承主要用于托盛主泡器使用,避免水打濕桌面。現(xiàn)有部分壺承,也有茶洗,盛裝廢水的作用。
茶巾(下圖):又稱為“茶布”一般用麻、棉等纖維制造。主要用于擦干茶壺或公道杯底部的雜水,也可以用來擦干桌面的滴水,保證桌面整潔。
桌旗(下圖):作為一種裝飾它常常被鋪在桌子的中線或是對角線上,讓茶桌顯得更加優(yōu)雅。除了提升品味和格調(diào),還可以保護桌面,是近幾年開始興起的一種茶席布置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