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壺
扁壺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隴縣曾出土高20cm,寬20cm的銅扁壺,作酒器用,春秋時期的扁壺造型扁體長方形高圈足。前有流,插子器的中腹為龍形,后為龍形。腹飾大鳥紋,圈足飾波曲紋,間飾似云紋。造型獨特,紋飾新奇流暢。一改西周時期造型及紋飾風格。
扁壺的創(chuàng)造來源于蒙古族同胞們制作的水囊。盛入水后形狀扁圓,造型忠厚,給人踏實實用的安全感。
到了明代,扁壺憑一身的骨氣在陶瓷器中廣泛使用,后又在陶瓷器造型的基礎上融合到了紫砂的文化中來。
紫砂從業(yè)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還是考慮到了更多的實用性,因為以前的扁壺多做酒壺用,不必頻繁的淋水,沖洗,也不必考慮到功夫茶沖泡時候高壺身對于茶葉、茶湯的控制上的影響;也不必更多的考慮出水和容量等等一系列茶道的要求。
將壺身放倒,首先不會水位太高悶茶,而且實用時候擺放更加穩(wěn)定,放倒后的壺身高度恰巧和當時一本線裝書的高度差不多,也是放在書桌上泡茶品飲時所用。
所以,取了個名字叫“書扁”。
這位紫砂壺歷史上的奇才也許就是通過瓷器的扁酒壺而發(fā)明了紫砂壺的虛扁。
二、虛扁壺
虛扁,它隨著歷史一路演變而來。
從少數民族的皮具到漢族的青銅器-陶瓷,從馬背上的實用器皿到中原文人墨客們書桌上發(fā)閑遠悠思的雅玩,從盛水酒到注滿幽香的茶湯,皮具粗獷的美,通過紫砂壺、銀壺轉變?yōu)榱撕睿?,典雅?/p>
“虛扁壺”又叫“水扁壺”、“書扁壺”。因發(fā)音相近,宜昌發(fā)音幾乎相同,指的是同一紫砂壺樣式,后又在銀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意思上,書扁更恰當,水扁或虛扁都不大通順,但虛扁用得較多。
虛扁壺其扁圓的器型,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的感覺。它的個性鮮明,造型美觀,令人玩味不盡。
“虛扁”常見于各大紫砂典籍圖譜。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chuàng)作,佳作不絕?!疤摫狻笔侨止こ尚椭凶铍y得的器型,“造型扁一分,成型難一分”,力要勻,扁又不能塌,對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
三、扁壺與虛扁壺的區(qū)別
虛扁壺也屬于扁壺的一種,是由扁壺演變而來的。虛扁壺一般為小壺,紫砂壺中叫多見,現也被很好地應用到了銀壺中。
虛扁壺造型沒有扁壺圓潤,常常只有一本書的厚度,因此很多地方也被稱為書扁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