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發(fā)展到宋代,達到了高峰,名窯輩出,品類繁多,當時最著名的,有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它們各有特點,爭奇斗艷,為祖國的瓷業(y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定窯
燒瓷地點在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西燕山村。曲陽縣宋屬定州,定州唐末、五代以來是義武節(jié)度使的駐地,是一個地區(qū)的政洽中心,所以稱其為定窯。它的產(chǎn)品十分豐富,有碗、碟、盆、盤、壺、瓶、罐、盂、枕、爐、豆、人物、動物、佛、玩具及瓷雕等等。
定窯宋代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釉、醬釉、綠釉及白釉剔花器。白釉裝飾有刻花、劃花與印花三種。《歸潛志》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肚迕夭亍氛f:“定窯,有光素、凸花二種,以白色為正。白骨而加以泑水,有如淚痕者,佳。間有紫色,黑色者,不甚珍也。”
定窯產(chǎn)品的第二個特點即有刻、劃、印的花紋,這是與唐代邢窯的白瓷明顯不同的地方。唐代邢窯白瓷多是素瓷,沒有花飾。定器紋飾有許多種,有牡丹、蓮花、菊花、梅花、石榴、龍風、鴛鴦、雙魚、人物等等。構(gòu)圖嚴謹,主次分明,非常生動。北京故宮博物院陶瓷館陳列了十件定窯白瓷,紋樣有印花鳳紋,劃花蓮紋,刻花龍紋,菊紋等。蘇東坡的試院煎茶詩有“定窯花瓷琢紅玉”的句子,其中就體現(xiàn)了刻劃花紋的含義。
第三,定瓷有芒,芒是指因用復燒方法,而出現(xiàn)口部無釉的缺點。文獻提到北宋宮廷不用定瓷,就是因為有芒的原因。
2.汝窯
河南省是我國北方瓷器的重要產(chǎn)區(qū)。不少瓷窯集中在豫中地區(qū)。宋代這里先后出現(xiàn)了幾個馳名于時的瓷窯,臨汝窯就是其中之一。一部分燒宮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汝窯;另一部分燒民間用瓷,為便于區(qū)別,今稱為臨汝窯。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說:“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比旮G的特點主要是:一、釉色青而潤澤,清朱琰《陶說》載:“汝本青器窯”。二、開創(chuàng)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風格。在此之前的青瓷一般都是素瓷,沒有紋飾,汝則繼承了定窯印花的技術(shù),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高級的印花青瓷,所印紋樣有云山、海螺、雙魚等。三、通體有極細的紋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紋的?!陡窆乓摗氛f:“宋時燒者,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土脈滋潤,薄亦甚難得”。四、底部有細小的支釘燒痕。這是由于汝窯改變了定窯復燒的做法,用細小支釘托住。根據(jù)考古挖掘表明,汝窯的燒瓷時間應(yīng)當始于北宋中葉,盛于北宋后期,延續(xù)到金代。實際上,汝窯由于燒瓷時間短促,傳世品稀少,彌足珍貴,故為后世談瓷者所津津樂道。南宋人周烽《清波雜志》云:“汝窯宮中禁燒,內(nèi)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耙虼嗣耖g流傳甚少。
3.官窯
據(jù)說宋大觀、政和年間,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開封)建窯燒瓷,供宮廷使用,這就是所謂“官窯”。為了與南宋的官窯相區(qū)別,有時又稱為北宋官窯。關(guān)于北宋官窯,也是一個無法從窯業(yè)考證的一個瓷窯。南宋人顧文薦《負暄雜錄》中的一條簡單記載,僅云:“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官窯器皿的制作非常講究,選用上等原料,北宋官窯的產(chǎn)品釉色以月白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內(nèi)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細小裂紋,還有帶鱔血狀的油斑。但后來由于沒有發(fā)現(xiàn)它的窯址和可信的遺物,因此對汴京官窯間題就有許多分歧意見。
迄今關(guān)于汴京官窯問題,主要有三說:
一說認為汴京官窯即是汝窯;
二說者以明清兩代談瓷諸書只說“官窯”而不言“汴京官窯”,據(jù)此否定有所謂“汴京官窯”;
三說則認為汴京官窯與南宋杭州“修內(nèi)司官窯”都同樣存在。
北宋汴京官窯隨著北宋王朝滅亡而終結(jié),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新窯,這是汴京官的繼續(xù),因稱南宋官窯。
南宋時候,在臨安(今浙江杭州)有兩處官窯。一在風凰山下的后苑修內(nèi)司,世稱修內(nèi)司官窯;另一處在郊壇下,稱為郊壇下官窯。《坦需筆衡》說:“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后苑,號邵局,襲故京遺制,置窯于修內(nèi)司,造青器名內(nèi)窯,澄泥為范,極其精致,油色瑩澈,為世所珍。后郊下別立新窯,亦曰官窯,比舊窯大不侔矣?!薄蹲裆苏埂氛f:“所謂官者,燒于宋修內(nèi)司中,為官家造也,窯在杭之風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鐵,時云紫口鐵足?!薄陡窆乓摗氛f:“官窯器,宋修內(nèi)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好者與汝窯相類。
南宋覆滅后,官窯被毀,工匠流散,這一名瓷生產(chǎn)技藝也就失傳了,直到解放后在杭州肖山瓷廠進行仿制官窯瓷,并獲得成功。
4.哥窯
哥窯是宋代著名的民窯。相傳當時有章氏兄弟二人,在浙江龍泉縣境各設(shè)一窯燒瓷。哥哥造的窯稱哥窯,弟弟造的窯稱弟窯。哥窯產(chǎn)品的最大特點是,釉面有許多淺白的細小裂紋,稱為“百圾碎”,紋路交錯,形成許多細眼的,稱為“魚子紋”。這是我國最早的裂紋釉;哥窯產(chǎn)品的釉色以青為主,濃淡不一,但也有淡紫色、黃色的產(chǎn)品。黑胎厚釉,紫口鐵足是其另個特征,哥窯與汝窯不同,它不見于宋人記載。哥窯瓷器的窯址迄未發(fā)現(xiàn),也難以陶瓷考言所得材料與傳世哥窯器印證。因此,哥窯問題至今仍是我國陶瓷史上一大懸案。
5.鈞窯
鈞窯建于北宋初年,窯址在今河南禹縣西鄉(xiāng)神垕鎮(zhèn)。《陶錄》路:“鈞,亦宋初所燒,出鈞臺,鈞臺宋亦稱鈞州,即今河南之禹州也?!扁x窯形成一個瓷窯體系在北方諸窯中最晚,時間延續(xù)到入元以后。鈞窯屬北方青瓷系統(tǒng),鈞窯瓷器獨特之處在于它是一種乳濁釉,釉內(nèi)還含有少量的銅,不同于耀州窯,也不同于汝窯,燒出的釉色青中帶紅,有如藍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雖然色澤深淺不一,但多近于藍色是一種藍色乳光釉。是青瓷工藝的一個創(chuàng)造和突破。
鈞窯器皿的釉色比較豐富,五彩繽紛,艷麗絕倫。有玫瑰紫,海榮紅,茄皮紫,蔥翠青以及天藍,米色,月白,富變等等。其中,以紅,紫最為名貴,稱為“鈞紅”,“鈞紫”。《清秘藏》說:“均州窯,紅若胭脂為最,青若蔥翠,紫若墨色者,次之。其雜色者,無足取。”鈞窯的產(chǎn)品種類很多,而以花缽最為馳名。此外,鈞窯產(chǎn)品中,常有奇幻迷人的“窯變花釉”。這種產(chǎn)品的典型特征是在通體天青之中,錯雜著一些紅色或紫紅的斑點,宛如蔚藍的晴空涌現(xiàn)出一片紅霞?!锻ㄑ拧氛f:“鈞州有五色,窯變則時有之?!扁x窯的窯變,稱為“鈞窯變”,是鈞窯一項突出的成就。
宋代鈞窯創(chuàng)用鋪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下燒制成功銅紅釉,為我國陶瓷工藝,陶瓷美學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
元明清以后的一些珍貴色釉為寶石紅,祭紅,郎窯紅,桃花片以及某些窯變花釉,都是用氧化銅為著色劑,這些釉色的發(fā)明,顯然也跟鈞瓷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