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鑒別可以通過顏色、氣味、聲音、觸感、看掛水、水煮等六個方面來鑒定。
紫砂壺的鑒定:1、看顏色;
對于新紫砂壺,真正的紫砂泥做的壺雖然有各種顏色,但并不鮮艷,有黯黯的光芒,并不明亮,若紫砂壺的色彩過于艷麗刺眼,則很有可能所用的泥料不是。對于已經泡茶時間的紫砂壺,應該有溫潤軟糯之色,但同樣不會是刺眼的顏色。若手上的紫砂壺久泡而顏色不變,則也很有可能是假的泥料。
2、聞氣味;
新的紫砂壺一般只有塵俗火氣,簡單來說就是泥土被火燒烤過的氣味,而無其它氣味。如果買到的新壺聞到化學品或者其它刺鼻的氣味,很有可能是假的泥料做的壺。而略微泡養(yǎng)過后的紫砂壺,便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3、聽聲音;
一般用壺蓋在壺口上輕輕劃過,如果是真正的紫砂壺,聲音應如玉石般鏗鏘、清脆,并有明顯的沙質的摩擦感。
4、摸表面;
新的紫砂壺,表面并不光滑,手摸上去應該有砂的顆粒質感。如果摸上去很油、很滑,那這個壺很可能用了假的泥料或者表面經過了上油、上釉或者其它化學物質的處理。
5、看掛水;
真正的紫砂泥料做的紫砂壺,由于紫砂的特質及成品的氣孔特性,在開水淋到表面時,應該能形成一層水膜,俗稱掛水。表面的水膜應該很均勻,并且能很快地干掉。如果開水淋下去,表面呈水珠狀散開,而不是在表面掛上均勻的水膜,則很有可能是不正宗的泥料或者表面經過其它化學品的處理。
6、開水煮燙;
真正的紫砂泥做的壺,顏色都是的,不添加任何的化工染料。如果把紫砂壺放到水里燙或者煮一下,壺的表面出現褪色,水的顏色也變了,那么這個壺的泥料是假的,起碼是加了其它化學物質的。
紫砂壺的歷史:紫砂壺是明清時期江蘇省宜興地區(qū)所產的一種陶質茶具。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制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壺的創(chuàng)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紫砂壺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