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六大產(chǎn)區(qū)為易武、勐海、普洱、臨滄、大理、保山,而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又分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為易武、蠻磚、攸樂、倚邦、莽枝、革登,新六大茶山為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dá)。
普洱茶的六大產(chǎn)區(qū):
1、易武茶區(qū)
它包括攸樂、革登、莽枝、蠻磚、倚邦、易武這六大山頭,也叫做六大古茶山。易武茶區(qū)的茶具有蜜味蘭香,其古樹茶具有木味蘭香,存放久之后,逐漸出現(xiàn)樟香、松木香、檀香、沉香等氣息。它屬于甜茶區(qū),其古樹茶茶品是從淡雅、柔和向茶氣強烈沉穩(wěn),湯質(zhì)醇厚、細(xì)柔轉(zhuǎn)變。前期微澀,從淡到厚的過程。
2、勐海茶區(qū)
它包括南糯、班章、布朗、勐宋、巴達(dá)、景洪等山頭。勐海茶區(qū)的茶的特點是具有野菊花香,它屬于甜苦茶區(qū),其茶品的變化是從濃烈、苦澀轉(zhuǎn)化為湯質(zhì)飽滿,香氣高揚,茶氣濃烈,微苦,長期存放從濃到平和的過程。其古樹茶存放之后,茶品是從野菊花香轉(zhuǎn)化為樟香、木味的過程。長期以來,勐海茶廠主要采用該產(chǎn)區(qū)的茶進行拼配。
3、普洱茶區(qū)(舊稱思茅茶區(qū),現(xiàn)為普洱茶區(qū))
它包括景邁、景谷、景東、邦威、南橋、無量山南、哀牢山、苦竹山等山頭。思茅茶區(qū)的茶具有稻谷花香,為甜苦茶區(qū),其茶品一開始很香,有蜜味,茶氣高揚,茶清甜。茶底多為苦底,存放久了茶水易淡薄。
4、臨滄茶區(qū)
它包括勐庫、冰島、昔歸、鳳慶、雙江、永德等山頭。臨滄茶區(qū)的茶的香味不是很穩(wěn)定,以板栗香為主,屬于苦茶區(qū),其茶品性烈,厚重,香氣楊。其基調(diào)為苦底,存放久了,香氣豐富,但茶底多為苦而不化。
5、大理茶區(qū)
它包括無量山東、無量山西、黑龍?zhí)?、德安、南澗等山頭。大理茶區(qū)大部分是新茶園,主要為下關(guān)茶廠提供制茶原料。大理茶區(qū)的茶屬果香型,為苦茶區(qū)。下關(guān)茶廠研究出一套有效制茶工藝,對該產(chǎn)區(qū)的茶品有著提升的作用。
6、保山茶區(qū)
它包括保山、騰沖、龍陵、昌寧等地方的一些山頭。保山茶區(qū)比較靠北,大部分茶原料被制成滇紅、滇綠以及一些普洱散茶,只有少部分做成普洱餅茶。保山茶區(qū)的茶屬果香型,為苦茶區(qū)。
古六大茶山的特點:
1、革登山:屬喬木中小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快,香氣呈淡清香,湯色深桔黃。
2、莽枝山:屬喬木中小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快,香氣較淡,湯色深桔黃。
3、倚邦山:屬喬木小葉種,回甘快、生津較好,香氣暗香如瀾,湯色深桔黃。
4、蠻磚山:屬喬木大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好,香氣呈梅子香,湯色深黃。在歷史上有喝蠻磚看倚邦一說。
5、曼撒山(易武山):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香氣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著一股幽瀾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強烈生津好,易武正山歷史上就是著名中外的茶山。
6、攸樂山:屬喬木大葉種,苦澀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氣一般,湯色淡桔黃。
新六大茶山的特點:
1、南糯:南糯茶山坐落于勐??h東北側(cè),屹立在流沙河?xùn)|岸,在傣語里,南糯是筍醬的意思。
2、南嶠:南嶠茶山如今又被稱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h境內(nèi)最大的平壩。明朝隆慶四年1570年設(shè)十二版納時,勐遮、景真和勐翁為一版納,1927年這里設(shè)縣,當(dāng)時稱五福縣,三年后更名為南嶠縣,這也是南嶠古茶山得名的原因。1958年11月,南嶠(已改名勐遮)縣與勐??h合并,改設(shè)為勐遮區(qū)。
3、勐宋:勐宋茶山位于勐??h東部,東與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鄉(xiāng),西南接勐海鎮(zhèn),北與勐阿鎮(zhèn)交界。勐宋是傣語地名,意為高山間的平壩。
4、景邁:景邁茶山位于瀾滄拉祜(hù)族自治縣縣城東南70公里的惠民鄉(xiāng)。
5、布朗:布朗茶山位于西雙版納州勐??h南八十公里處,南部與緬甸山水相連。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區(qū),總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布朗族為古代濮人后裔,據(jù)說他們是制茶的始祖。
6、巴達(dá):巴達(dá)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