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清人檀萃《滇海虞衡志》書中記載:“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六大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慢撒。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數(shù)十萬......”從中,我們便能窺見古六大茶山的蹤影。
這里,古六大茶山即指代倚邦、莽枝、蠻磚、(易武)曼撒、攸樂(基諾)、革登(新發(fā))六地。因其主要分布在瀾滄江以東,所以,在地理位置上隸屬江內(nèi)(江東)茶區(qū)。
(1)攸樂
歷史上的攸樂山曾為古六大茶山之首,最高產(chǎn)茶量可達2000擔以上,不過后來因云南當時的時局不穩(wěn)定,戰(zhàn)亂頻發(fā),致使攸樂的普洱茶生產(chǎn)一度受到擱淺,隨后在茶界的名聲也就沒那么大了。
在攸樂,比較有名的是龍帕、巴來、洛特老寨等幾個寨子,且因“武侯遺種”等的傳說,當?shù)夭柁r(nóng)奉孔明為茶祖。
攸樂茶的特征:條索黑亮,茶葉肥重厚實苦澀比易武要重,回甘生津較好,湯質(zhì)較滑厚,山野氣韻強勁??傮w說來,攸樂茶的口感特點與易武片區(qū)的茶葉區(qū)別不是很大,整體口感偏柔和。
(2)革登
“革登”之名和諸葛亮有很大聯(lián)系,相傳諸葛亮曾埋馬蹬于革登,“革登”由此得名。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革登位于古六大茶山的東北面,西接莽枝,東連倚邦,隸屬于西雙版納自治州勐臘縣象明鄉(xiāng),現(xiàn)僅存茶房、秧林、紅土坡等幾片古茶園,累計也不足500畝。
革登古茶山的茶園主要集中分布在直蚌、新發(fā)寨、新酒房、石梁子、翹頭山等5個寨子。
以目前革登茶山的實際狀況來看,可以說很難量產(chǎn)茶品,雖然名列六大茶山,實際上早已名存實亡。
革登普洱茶特點:它的茶葉屬喬木中小葉種,芽條黑亮頎長,顯白毫、條索泡松,湯色金黃明亮,茶湯入口微澀,回甘較好,湯感厚滑,氣韻尤強。
(3)倚邦
倚邦茶曾為清朝時的皇室“指定用茶”,被定為皇家貢茶,可想而知,它在古六大茶山當中也曾是顯赫一時的。
倚邦茶的特征:以倚邦的名產(chǎn)——“貓耳朵”為例,可知倚邦茶以小葉種為代表,芽頭較小,條索黑亮較短細、湯色黃綠、葉底黃綠,苦淡,苦中帶甜,澀顯于苦,湯質(zhì)飽滿,花蜜香氣高揚。
(4)莽枝
根據(jù)上文對革登地理位置的描述,可知莽枝茶的口感特征和倚邦、革登茶的茶葉風味相差不大。茶湯的口感與易武整個片區(qū)的柔和特性相吻合,蜜香突出。
據(jù)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館的資料顯示:咸豐末年,牛滾塘一帶曾發(fā)生嚴重的械斗,損失慘重,茶農(nóng)逃避、村寨遷空、茶園荒蕪、商賈畏途,莽枝茶山自此一蹶不振,至1949年、牛滾塘僅剩七、八戶人家,茶山基本消失只有遺址,直到八十年代才又開始重現(xiàn)光彩,現(xiàn)有古茶園面積970畝。
(5)蠻磚
蠻磚位于古六大茶山的中心位置。據(jù)說,早在清朝時期,蠻磚即有萬畝古茶園。
過去,蠻磚古茶山的曼莊、曼林、曼遷、八總寨都是大茶村,各村產(chǎn)茶都在2000擔以上。其中的曼林古茶園,算是勐臘縣境內(nèi)的五個茶山中保存得最好、茶園最多的寨子,成片的古茶園高達千畝。不過,今天也只有曼林寨和曼莊村兩個地方還算比較出名。
蠻磚茶的口感特點:干茶色澤較深,湯色橙黃,湯質(zhì)飽滿,回甘強烈,香氣沉穩(wěn)下沉,茶滋味足。
(6)(易武)曼撒
曼撒隸屬勐臘縣易武鄉(xiāng),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和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唐時,曼撒還有“利潤城”一名。由此,可以想見曼撒在古六大茶山中的地位不可小覷,名氣更是遠非易武所能及,只是后來因為歷史上的三次大火和當時爆發(fā)的霍亂,才被逐漸壯大起來的易武取而代之。
曼撒古茶山普洱茶的特點:其茶樹為典型的大葉種栽培野生茶,“香揚水柔”特點極為突出,并且茶中的蜜香顯著。另外,由于茶樹多生長在云南大山深處的高山密林里,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好,受人為干預少,所以這里出產(chǎn)的普洱茶,茶葉滋味飽滿,湯質(zhì)純凈,香高味濃,倍受茶友好評。